胰腺炎病论坛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你是否也曾因为宝宝呕吐而惶恐不安 [复制链接]

1#
北京治疗白癜风哪最好 http://pf.39.net/bdfyy/
想起自己曾经凌晨1点被护士叫起来去病房看吐奶的小宝宝,宝妈剖宫产后第一天躺在床上动弹不得,宝爸完全没有带娃经验看着宝宝吐奶也只能在旁边看着干着急,“医生医生,我家宝宝又吐了,刚吃了就吐,怎么办?要不要紧?。。。。。。”疾病有轻重缓急,呕吐也有,有些呕吐可能不需要处理或者只要观察就可以,然而有些呕吐却是需要立即治疗的,今天就给大家讲讲呕吐。呕吐是由于食管、胃或肠道逆蠕动,并伴有腹肌强力性痉挛性收缩,迫使食管或胃内容物从口、鼻腔涌出的过程。溢乳则常在生后半年内发生,因小婴儿贲门松弛,食管下端括约肌压力低下或喂养方法不当,吃奶后少量奶汁反流至口腔的现象。有些新手妈妈常常将溢乳与吐奶混在一起,溢乳随年龄增长或改变喂养方法可以纠正或自愈,而吐奶则有可能是由疾病引起,疾病好转后吐奶情况可能会随之改善。那么造成呕吐的原因到底有哪些呢?

一、消化道器质性梗阻:小婴儿多为先天性消化道发育畸形,较大儿童多为后天性肠扭转、肠套叠、嵌顿疝、梗阻,常伴有其他梗阻症状如腹胀、血便、肛门停止排便排气或无大便等。

二、消化系感染性疾病:胃炎、肠炎、溃疡、阑尾炎、腹膜炎、胆囊炎胆石症、胰腺炎。常伴有腹痛、恶心、腹泻、腹胀等。

三、消化道功能异常:各种全身性疾病或代谢异常,常伴有发热、恶心、腹胀等等(如化疗,甲减等)。

四、神经系统疾病:各种原因发生颅内压力增高。

五、中*:*物中*或食物中*可表现为呕吐,起病急。

六、再发性呕吐:反复发作,消化和神经系体检和辅助检查无异常。

大致介绍完呕吐,我想介绍下引起刚出生的宝宝呕吐的、并且需要引起家长注意的常见的两种疾病,毕竟,这也是新手妈妈问我最多和最需要注意的。

一、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

1、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占消化道畸形第3位,以男性居多,病理改变为幽门肌层肥厚,尤以环肌明显。

2、表现:

(1)呕吐,且逐渐进加重

(2)呕吐之后婴儿仍有很强的求食欲

(3)体重不增,然后迅速下降,排尿、排便减少

(4)营养不良,脱水,体内酸碱失衡

(5)将宝宝置于舒适体位,腹部充分暴露,可见到胃型及蠕动波,右肋缘下腹直肌外缘处,可触到橄榄形、光滑质硬的幽门肿块

3、检查:

(1)实验室检查不同程度的低氯性碱中*、血钾降低

(2)超声检查:幽门肌层厚度≥4mm,幽门管长度≥18mm,幽门管直径>15mm

(3)钡餐检查幽门管腔增长(>1cm)和狭细(<0.2cm),胃扩张,胃蠕动增强,幽门

口关闭呈“鸟喙状”

4、治疗:幽门肌切开术是最好的治疗方法,疗程短,效果好。

二、肠旋转不良

1、肠旋转不良:以肠正常旋转的异常终止和肠系膜的异常附着为主,从而引起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的索带压迫、异位阑尾、中肠扭转,导致急性肠梗阻、异位阑尾炎等。发病率约为1:,以男性多见,63%-80%的病例在新生儿期出现症状,部分在婴儿或儿童时期发病,或终生无症状。

2、表现:

(1)出生后有过正常胎便,3-5天出现胆汁性呕吐,腹部无明显阳性体征。

(2)儿童肠旋转不良常表现为顽固性、复发性呕吐和慢性、间歇性、反复性腹痛等,大多营养不良和发育迟缓

3、检查

(1)平片常显示胃及十二指肠不同程度扩张,伴有液平面,可表现为“双气泡”或“三气泡”

等十二指肠梗阻的影像

(2)B超检查肠旋转不良时,SMV、SMA两者的位置发生改变,尤其是发生肠扭转时,SMV围绕SMA作螺旋状旋转

(3)CT:小肠肠袢和水肿的肠系膜向一个共同点即肠系膜上动脉盘绕、螺旋的特殊形态表现

4、哪些情况下需要手术?

(1)频繁呕吐,含有胆汁,并有排便异常。一旦出现呕血、便血、腹膜刺激征等症状提示已经发生肠绞窄,出现肠绞窄症状时应在2-4小时手术

(2)腹部立位X线平片示胃和十二指肠近端扩张,有液气平面及有典型的双气泡影。空、回肠X线影像倒置提示小肠扭转

(3)腹部B超或CT检查,见SMV移位于SMA左前方。出现“漩涡征”提示合并中肠扭转,应尽早手术,防止发生肠坏死

5、手术方式

(1)中肠扭转复位(时光回转)

(2)剪断腹膜索带并分离松解十二指肠周围所有粘连,拉直十二指肠

(3)切除阑尾

(4)小肠放腹腔右侧,结肠放左侧

其实以上2种以呕吐为表现的疾病,宝宝的生长发育都是会受到影响的,所以对于呕吐或者有其他症状的小宝宝,我习惯性的会评估宝宝的生长发育情况。如果宝宝的生长发育良好,做过相关的检查也没有明显的问题,那有可能宝宝的呕吐跟贲门松弛或喂养不当相关,等到宝宝逐渐长大,胃肠括约肌发育完善或者找到合适的喂养方法,呕吐就会随之改善的。关于呕吐,今天就简单介绍到这里啦!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